诸葛亮运粮相关内容

诸葛亮“六出祁山,北伐中原”,是如何应对路途遥远粮草接济不上的问题

诸葛亮连夜驱兵,直出祁山下寨。诸葛亮屯兵祁山,粮草不济,只够一个月之用,利在速战。曹真按司马懿之计,坚守不出,蜀兵挑战不应。曹真与孙礼计议,待彼粮尽退兵,乘势追击,可获全胜。

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曹魏,最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,这是三国中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,三国演义中更是将诸葛亮每一场战斗都神化到天仙下凡的级别。

诸葛亮是六出祁山,姜维是九伐中原。九伐中原包括以下十一次:第一次,后主延熙元年(238年)姜维和蒋琬率偏师出陇右,在南安与魏军相持不下。

其二,主要原因——蜀道难。诸葛亮每次出川,最大的问题就在于粮草不济。川地艰险,那时候运送粮食要靠人背,后来有木流牛马,其实就是独轮车,但仍旧不能彻底解决问题。其三,人才问题。

结果郭淮攻打陈式,诸葛只好亲自出征,才退了郭淮。蜀建兴八年(公元230年),曹真又亲自统军伐蜀,分兵从斜谷,武威进攻。结果大雨三十余日,栈道断绝,曹真无功而反。九年的这次出征,诸葛用了木牛运输粮草。

...

14589

为什么抖音那么多人说诸葛亮是个管后勤的运粮官?

但刘备一直对赵云心有偏见,而黄忠则是被其余将军所疏远,诸葛亮逐渐在后期把二人拉入了自己麾下。而且就运粮一事而言,黄忠从军几十载经验老到,为人谨慎,不比关羽张飞马超等骄纵之辈,虽有屈才之嫌,但也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
汗,武乡是县名,诸葛亮是县候,最高等级的爵位了。别看到一个乡字就以为是乡侯啊。汉代爵位和周代不同,不是以公侯伯子男区分爵位大小,而是以县候、乡侯、亭侯、关内侯区分。

但考虑到三国时期信息不发达,诸葛亮闭门造车或者偶尔和其他2b中老年人聊天放屁,也能准确预测局势十几年。诸葛亮虽然受到刘备的器重,只安排了一些小事,却被带出山。后来他慢慢觉得这是个实干人才,被提拔任命为后勤经理。

...

18606

为什么抖音上那么多人说诸葛亮是个管后勤的运粮官?

因为诸葛亮就是不能识大体、弃细务,凡事必亲躬,说明身边人才贫乏;有良才而不用,以庸才而误事,没有识人之明;统兵无功导致几次伐魏失败,这乃是为官为相之忌。

查三国史料,蜀汉在当时三国之中,面积最小,国力最弱,地薄民少。蜀汉地处荒蛮,只有四川平原和江汉平因是粮仓,可资国力。蜀汉需西和诸戎,南抚夷越,外结好孙权,内修*理待天下有变。

之后征汉中带的是法正,诸葛亮还是负责后勤。刘备在夷陵之战大败,刘备去世前将蜀汉托付给诸葛亮。诸葛亮接手的蜀汉是个烂摊子,可以说是内忧外患。诸葛亮先是将荆州给了东吴,以此与东吴重修于好。

...

731

如果诸葛亮不着急与魏开战,而是深耕巴蜀,养精蓄锐,会怎么样?

忠于汉室、忠于刘备的诸葛亮,为了完成刘备的未竟事业,也必然会兴兵北伐,不能会安于现状坐以待毙。因此,若是诸葛亮北伐,而是选择所谓的深耕发展蜀汉,到头来不仅不可能平定中原,还可能会导致蜀汉更加悲剧的结果。

如果诸葛亮不急着伐魏,专心治蜀,那么,魏国会非常高兴。魏国的企图 228年春,洛阳,魏国君臣得到消息:诸葛亮率蜀军主力进驻汉中。御前会议上,魏明帝及参会者多倾向于先下手为强,干脆大举征兵,进攻汉中。

可能性三,顺江东出。刘备在夷陵之战遭遇惨败,其继任者(非诸葛亮),韬光养晦,修身养息,待天下有变而顺江东出,一举拿下江东。这个可能性虽小,但绝非没有可能。前提是继任者不是诸葛亮。

...

5411

诸葛亮北伐时发明了什么来运输粮草??

他可能既希望与攻占魏国城池以后,夺取粮草,以战养战。但结果很不理想。木牛流马并没有真正解决运输效率低下的问题。攻打敌方城池也不顺利,以战养战不切实际。

书中描写,司马懿看到蜀军的木牛流马以后,很是艳羡,派兵劫来几只,依样造出2000多只,同样用来搬运粮草,但被蜀军劫持,魏军追上之后,发现木牛流马全然不能动弹。原来是蜀军转动木牛流马的舌头,致使其不能再动。

木牛流马 在诸葛亮带兵征伐魏国的时候,由于道路崎岖,运输粮草十分不便。于是,诸葛亮就发明了一种工具,其构造极其像牛、马,也被称为“木牛流马”。

诸葛亮(181年-234年10月8日),字孔明,号卧龙,徐州琅琊阳都(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)人,三国时期蜀国丞相,杰出的家、军事家、外交家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发明家。

不会造成能源危机。诸葛亮造木牛流马,用来运送粮草。木牛流马是什么样子,自古以来,莫衷一是。说什么的都有,可是没有一种说法比较符合原状,我想其中的原因,在于搞历史的不通机械,而搞机械的又没有考证这些的习惯。

公元231年,诸葛亮伐魏时曾用木牛运粮,每头牛可载重一个人一年吃的粮食,每天在艰险的山路上行走几十里,这次北伐最终还是因为粮草用尽而退兵。公元234年诸葛亮伐魏时用流马运粮,和司马懿对峙于渭南。

木牛流马,是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,主要是用来给北伐前线的战士运送粮草使用的。至于真实的木牛流马到底长什么样,因为无实物或图形流传于世,所以,没人知道木牛流马到底长什么样。

表明蜀道艰难,运粮不便,蜀汉北伐粮草供应成了问题。

...

10421

复述诸葛亮妙计巧运粮的故事

当时,刘表之妻刘琦后母蔡氏屡进谗言,刘表对刘琦渐渐不悦。

诸葛亮故事 吃 瓜 留 子 诸葛亮不仅能种出好庄稼,而且还有一手种西瓜的好手艺。襄阳一带曾有这么一个规矩:进了西瓜园,瓜可吃饱,瓜子不能带走。传说这条“规矩”也是当年请葛亮留下来的。

书中描写,司马懿看到蜀军的木牛流马以后,很是艳羡,派兵劫来几只,依样造出2000多只,同样用来搬运粮草,但被蜀军劫持,魏军追上之后,发现木牛流马全然不能动弹。原来是蜀军转动木牛流马的舌头,致使其不能再动。

参考资料:http://baike.baidu.com/view/2815htm 草船借箭 《草船借箭》是根据我国古典名著《三国演义》改写而成的一篇历史智谋故事,主要写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,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好十万支箭,想以此陷害他。

而诸葛亮亲率五千兵马运粮,这些分拨安排,正是打算撒兵的序列开始。 可惜总有人错认为诸葛亮只用一座空城打算对抗司马懿,或是讹言成毫无准备之下被迫迎战,事实上诸葛亮在事前的分拨安排,却鲜少人知。

草船借箭:《草船借箭》是三国赤壁之战里的著名桥段,借箭由周瑜故意提出(限十天造十万支箭),机智的诸葛亮一眼识破是一条害人之计,却淡定表示“只需要三天”。

孙礼攻蜀用火计 孔明以计还予礼 作茧自缚棋差步 神算军师当无愧 诸葛亮率领蜀兵在祁山和魏军对峙,由于山路崎岖,粮草渐渐接济不到。魏将孙礼设下一计,带兵扮成运粮队伍,在粮车上装满干柴茅草、硫磺火药,引诱蜀兵前来抢粮。

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,曹操北回,孙、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。七擒孟获,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,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,放了七次,使他真正服输,不再为敌。比喻运用策略,使对方心服。

...

15764

一人武力不比关羽差,为何诸葛亮却只用他来运粮,最后含恨而死?

三国时期,群雄崛起,人才辈出,自称是汉室宗亲的刘备,有着匡扶汉室的决心,因而追随他的能人武将也不在少数,三顾茅庐请来的军师诸葛亮暂且不谈,八拜结交的关羽、张飞,七进七出长坂坡的赵云等等。

首先是刘备死了,没有人全权支持诸葛亮了,刘禅又是个没有主见的人。诸葛亮亲自带兵打仗去了,他培养的几个人辅*还行,运粮就不行了。本身没有有能耐的人就算了,朝中反而有拖油瓶。那就是李严。

第赵云本身没有从将领往统帅转型,真正闪耀的表现自身将才的时候却是诸葛亮北伐时代。这个时候先帝刘备已经在白帝城驾崩了。

...

21437

诸葛亮发明的独特运粮工具木牛流马究竟是如何操作的?

在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中,亮度比诚实的理念,盈利或损失,以及木制牛肉马。

广七分:八孔同。前后四脚广二寸,厚一寸五分。形制如象,轩长四寸,径面四寸三分。孔径中三脚杠,长二尺一寸,广一寸五分,厚一寸四分。

木牛流马的原理是流马是一个向上开口的,左右侧壁近上缘的垂直中心线上各有一个孔的木箱。木牛的三尺长的轴就穿过流马的这两个孔,流马可以在该轴上前后幌动。

...

5220

战国七雄打了数百年仗都不缺粮,为何孔明总缺粮?

到了三国时期,孔明总是缺粮是因为当时的蜀国其实并不怎么强大,因为常年的战争导致很多农民都上战场了,所以没有多少人去种粮食,就会导致粮食的感觉。

战国时期数百年都不缺粮吗?其实不一定。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将很多史料都销毁了,让我们现代人对当时史实的判断是有偏差的。七雄争霸期间不是没有缺粮,而是比较少在史书上看到缺粮的记载。

那么,为何人们会产生战国打仗数百年也没有缺粮的印象?个人认为,主要有如下三点重要原因:其一,战国时期单次战役的时间不长。

...

11557

遇到粮草不足的情况诸葛亮是怎样解决的?

首先,第二次北伐的时候,诸葛亮再次出散关,直奔陈仓而来。结果曹真带领大军防守,诸葛亮与他僵持了一阵,因为缺少粮草而退了回去。

可每每北伐,诸葛亮却屡屡折戟,原因总是出在粮草补给一事上。

三国时期,诸葛亮多次北伐,也为占下这一片土地。然而多次北伐,却屡屡失败,不仅仅是兵力不够,最重要的一个原因,还是缺粮。

...

18224

展开全文
zootubex coo李崇瑞等88集中文字幕mv在线观看www.1688.comwww.1515.hh.com视频资源链接链接链接